109-05-29
本市養殖魚類常見疾病-10-愛德華氏病 (鰻魚肝腎病)
發佈單位:動物疾病檢驗組
點閱率:108
本市養殖魚類常見疾病-9
愛德華氏病(鰻魚肝腎病)
吳倩慈 獸醫師
10905
病原 :
愛德華氏菌(Edwardsiella tarda),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,具移動性短桿菌 (1 μm寬, 2–3 μm 長),E. tarda為兼性厭氧菌,cytochrome oxidase陰性,indole陽性,會產H2S,於15~40℃間皆可繁殖,以30℃為最適宜,故於入夏時節水溫逐漸升高時易好發。
愛德華氏菌與親水性產氣單胞菌(Aeromonas Hydrophila)同為環境伺機原菌,當環境驟變,鰻魚受到緊迫時,本病常與單胞菌混合感染,造成鰻魚致病性危害。
本菌侵入鰻魚後,先在腸道內增殖,再經門脈循環進入肝臟,或由體循環進入腎臟及其他組織,引起肝、腎等器官變性及壞死,最後侵入魚體組織導致腹壁肌肉層潰瘍及穿孔。
臨床症狀 :
病鰻黏液分泌增多、活力減退,攝食減退。
肉眼病變 :
1.肝臟及後腎腫大並可見瀰漫性出血膿瘍灶。(圖2)
2.病鰻肝腎附近腹側表皮(內)潮紅或出血潰瘍。(圖2)
3.肛門附近紅腫出血 。(圖1)
實驗室檢查:
1.細菌染色:自病鰻肝臟、腎臟膿瘍處抹片染色可見兩端濃染短桿菌。
2.細菌培養:自病鰻的肝臟、後腎以無菌釣菌培養於血液培養基,可分離到細小平滑菌落,經染色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。
建議處置:
1.依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使用有效合法抗生素如Florfenicol(氟甲磺氯黴素),5克/公斤飼料,連續治療5天,並配合養殖池水換流水及優碘0.3ppm消毒。
2.誘發水產動物疾病發生原因很多,大多與養殖現場管理不當有關,故須探討可能發病原因;建議飼主在本病好發季節應降低飼養密度、避免搬換池,此外需控制投餌量加強水質管理與曝氣消毒,降低魚隻緊迫而發病。
QR Code